艺术教育年度发展报告(2021年)

发布者:潘刚伟发布时间:2021-10-28浏览次数:17

做好新时代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精神的指引下,南通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通过完善美育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更新机制,整合学校和社会美育资源,把美育纳入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项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形成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公共美育与专业美育相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相联系的新时代通大美育体系。

一、总体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明德引领风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强化文化主体和文化创新意识,培育艺术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 新时代的美好心灵。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的新面貌。

2.坚持面向全体。坚持育人为本,坚持艺术教育的公平性,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日常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美育氛围;健全美育育人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艺术的熏陶,提升审美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3.坚持分类指导。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解决各校区、各院系美育资源不均衡的突出问题,加强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发展,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引路相结合,融入江海文化的山水人文,民俗风情,形成“一校多品”局面。

4.坚持协同推进。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优化整合各类美育资源,促进学校各部门与社会的互动互联,全面提高普及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

三、主要成效

1. 美育师资队伍不断优化。一方面,充实完善美育师资队伍。加强引进力度,积极引进美育师资高层次人才,近五年来引进美术、音乐、设计等专业教授和博士三十多人,同时聘请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巡视员马盛德、著名相声演员姜昆等一大批国内美育艺术教育领军人才担任特聘教授,改善优化美育师资结构,提升美育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平;延揽有美育理论功底与精湛美育技能的艺术家、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小学美育教育骨干和学术带头人、文博专家进校园,如邀请著名艺术家董浩等与大学生面对面;因地制宜成立相关美育工作室,建立“子美大讲堂”;积极加入高校美育联盟,艺术学院院长张卫作为代表在中国高校美术教师教育联盟会议中做主旨发言,介绍学校美育经验与成果;完善符合美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另一方面,提高美育师资素质。将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放在首要位置,搭建美育课堂教学交流和教学技能培训平台,健全美育教师互帮互助机制,鼓励教师参与美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支持普通课教师与艺术教育教师跨学科合作开发美育课程。

2. 美育课程建设不断加强。一方面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课程建设。严格落实美育学分要求,开设公共艺术课程选修模块,把艺术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每位学生须至少修满2学分。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因地制宜开发具有江苏南通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凸显综合美育特色以及地方文化审美特色,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加强美育课程资源建设,建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微课、在线开放课程、立体化教材等。另一方面优化专业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依托重点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拔尖、卓越、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普通高校艺术相关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进师范专业认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相辅相成,加强“互联网+美育”网络资源平台建设,组建“优秀课程(活动)资源库”,发挥在线课堂、专题课堂、同步课堂的作用;完善艺术专业人才评价标准、课程评价研究机制、课堂教学和实践评价一体化质量监控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3. 美育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一方面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5·28 我的校庆日”、“炫青春”毕业展演等品牌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切身体会到美育的价值;加强高水平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挖掘、选拔、培养非艺术类在校生,开展戏曲、舞蹈、表演、书法、篆刻、板鹞风筝、剪纸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另一方面开办“美育大讲堂”。充分利用范曾艺术馆、蓝印花布馆、大剧院、美术馆、图书馆、创意园、青少年宫等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开办“美育大讲堂”,邀请艺术名家、学者开办艺术讲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传承“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同时,还不断推进主题性艺术创作推广活动。设计课间音乐,创作主题墙绘,规划、设计、制作、布置充满艺术气息的专用教室和彰显特色的厅廊文化,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组织原创校园歌曲、舞台剧、舞蹈、影视、校园景观设计等作品的展示与推广,为学生接受审美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报送的作品《南通板鹞风筝活态继承与文创设计工坊》荣获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学校还还荣获优秀组织奖。

4. 美育教学研究不断突破。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紧跟美育工作前沿,打造美育综合研究的高地,积极承担各级美育课题研究与实践,重点研究促进学生人文与审美素养以及道德素养、科学素养和专业素养等协调发展的美育系统理论、科学实施美育课程与教学的策略等,深入研究中华美育精神,推动美育研究成果在学校的实践、转化和推广。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动中,立体展线我校美育研究与改革成效的美育案例“‘炫·青春’:美育育人实践的‘万花筒’——南通大学开放性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全国二等奖。此外,致力于美育综合研究的项目“新文科视域下高校美育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改革实践研究”被立项为江苏新文科研究与改实践省级重点培育项目。

5. 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完善。积极拓展艺术类本科专业校外美育实践基地规模,探索建设了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创新培养模式,逐步完善了与文化宣传部门、文艺团体、中小学校等协同育人机制。 按就近、公益原则,加强对外文化艺术教育交流。组织师生参与“观展、赏乐、观赛、参演、参赛、听讲、培训”等教学及实践活动,大力推动校内外美育活动的双向延伸。开展与国(境)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艺术教育交流活动,举办了“丝路链接”“丝路画语”等线上交流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以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中外艺术交流和沟通。此外,充分利用社会美育资源,提升师生美育服务能力,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引导师范生深入中小学和基层,拓展地方艺术教育的深度。

6. 美育实施体系不断筑牢。继续健全美育工作领导组织,建立工作机制,制定美育发展规划,落实保障配套条件,统筹推进、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保障美育工作专项经费,将美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保障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发展教育活动、美育课程与教学建设、社团美育实践、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师资进修培训等活动的经费需求,严格经费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加快推进艺术大楼建设,将音乐厅、美术馆等艺术场馆纳入建设计划;建立美育器材补充机制,逐步改善美育教学条件。

 

当前,学校正在积极谋划美育改革,积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拓展渠道,让学生及时欣赏到艺术活动,切实感受到艺术教育,真正体会到艺术魅力,激发学生艺术追求梦想,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美育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南通大学

20211028